生存時期距現代人最近的古人種:揭開「馬鹿洞人」的神秘面紗

歷經對一根神秘人腿骨化石的數年研究,中國和澳洲古人類學家發現,1萬4000年前生活在中國雲南蒙自的「馬鹿洞人」雖然一直生存到農耕文明曙光前一刻,但卻保留著能人或直立人的許多特徵。「馬鹿洞人」到底是誰?是能人、還是直立人,或是智人?他們又為何隱居中國西南一隅?

研究主要領導者、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類研究部主任吉學平與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達倫.科諾17日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上發表論文,揭開這一人種的神秘面紗。

封存近20年的神秘人骨



「馬鹿洞人」起初叫「蒙自人」,最早於1989年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蒙自市郊文瀾鎮一個採石場被發現。搶救性發掘最終起獲一個較為完整的人類頭蓋骨化石、3片頭蓋骨化石碎片和人類下頜骨、牙齒化石,以及大量灰燼、燒紅土、柴炭、燒骨炭、獸骨等各類化石。由於洞中發現大量大型鹿類化石,考古人員後來將遺址命名為「馬鹿洞」,在此曾經生活的古人類被命名為「馬鹿洞人」。

馬鹿洞人類化石被發現時,研究人員的精力都集中在距今800至700萬年前的元謀古猿的研究,一直持續了10多年,直到完成國家九五攀登計畫早期人類起源及其環境背景研究雲南課題後,才重新啟動馬鹿洞人的研究。2008年,吉學平與科諾組成聯合團隊,開始對封存在蒙自近20年的馬鹿洞人類化石進行聯合研究。

人類進化大致經歷了南方古猿(約1000萬年前-200萬年前)、能人(約250萬年前-150萬年前)、直立人(約200萬年前-20萬年前)和智人(約25萬年-1萬年前)四個階段。其中智人又可分作早期智人(約25萬年前-3萬年前)和晚期智人(約5萬年前-1萬年前),晚期智人開啟了現代人類的初始。

吉學平團隊首先要做的,是對馬鹿洞人進行「斷代」。碳14等測定法很精確地把化石主人馬鹿洞人的生存年代定位到1.4萬年前,但吉學平團隊卻很意外地發現,馬鹿洞人雖然生活在晚期智人盛行的時期,但從頭蓋骨等化石留存的特徵看,他們更像是更早期的人種。

可以確定的是,馬鹿洞人是全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一直生存到距現代人最近的古人種,但神秘的探索還遠未結束。



馬鹿洞人(維基百科)

頭骨與股骨主人竟不是一夥人?



2012年,吉學平與科諾在《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上聯合發表文章。他們依據對馬鹿洞人頭蓋骨的分析,認為馬鹿洞人雖然生活在晚期智人時期,但卻具有至少10萬年以前早期智人的特徵,好比是,一批早期智人相貌的群體,一直生存到晚期智人時期,這是一個幾十萬年的時間跨度。

從特徵上說,馬鹿洞人沒有現代人的下巴,有巨大的臼齒。眉脊粗壯,十分醒目,左右眉脊間呈波狀;眉額溝顯著,在眉脊與額骨間,形成一條橫向凹寬的溝;頭骨較厚。

論文車貸信貸新北板橋車貸信貸2012年發表後,引起學界轟動,馬鹿洞人也被視作是繼2003年印尼發現「哈比人」後人類起源及進化研究的重大突破。

本月17日,吉學平與科諾再次在《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刊文,發佈他們對「馬鹿洞人」一根股骨研究的新成果,再一次引起歐美多家主流媒體和學術機構的關註。

這一次他們發現,股骨的主人雖然也生活在晚期智人時期,但卻具有能人和直立人的特徵,這意味著,他們的特徵跨越了更長的時空,可能是100萬年,200萬年,甚至更久。

「3年前,我們對發現的頭蓋骨進行了研究,當時從頭蓋骨上可以發現距今10萬年的早期智人的特徵,」吉學平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但今天,我們對股骨的研究又發現,股骨的主人還保留著能人和直立人的許多特徵。這似乎在暗示著我們,頭蓋骨和股骨的主人,雖然都來自馬鹿洞,但很可能不屬於一個種群。」

「這將開啟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研究領域,為什麼會有來自不同種群的古人種在同一個時期生活在同一個地理空間?」吉學平說。

他們是能人、直立人,還是智人?



在2012年的論文發表後,國內外古人類學界有一些人認為,馬鹿洞人可能是一個全新的人種。英國《衛報》17日也援引一些科學家的分析,認為馬鹿洞人可能是一個尚未被瞭解的新人種。但吉學平在採訪中多次提到嚴謹治學,認為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不宜定新種。

吉學平說,目前的證據只能幫助去作一些推論,例如,馬鹿洞人可能是早期智人甚至更早的能人、直立人殘存到最晚的記錄。另一種推論是,馬鹿洞人是一種現代人和古老群體雜交而成的產物,因此既保留了古代人種的特徵,又表現出許多現代人行為,包括在遺址中發現的人工鑽孔、使用顏料、埋葬方式等現代人行為。

「我們需要找到更多的頭蓋骨等化石標本,才能確定他們是不是一種全新的人種,但至少到目前為止,證據不足,」吉學平說,「不過,我一直想表達的觀點是,人類多樣性從很早就開始了,直立人時代並不一定只有直立人存在。」

「所以,我很難說馬鹿洞人屬於能人、直立人還是早期智人,但他們可以稱作是『古老型人類』,」吉學平說,「所以,目前最準確的說法是,他們是古老型人類延續最晚的記錄。」

人類進化樹上的一個分叉?



談到研究馬鹿洞人最大的價值,吉學平說,過去傳統觀念認為,人類是直線進化的,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進化是叢狀的,多樣性始終伴隨人類進化。例如在西伯利亞發現的丹尼索瓦人,證明了他們曾在3萬年前與晚期智人以及穴居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有一些研究還認為,霍比特人是由爪哇猿人直接進化而來。這些都表明,人類進化不是直線進化那麼簡單。馬鹿洞人也一樣,是人類進化叢狀發展的一個代表。

事實上,自直立人開始,在歐亞大陸發生的人類進化就在以分支進化的方式進行。過去人們提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實際上還可以進行細分。

當被問及,是否支持澳洲合作夥伴科諾有關馬鹿洞人是從非洲遷徙而來一說時,吉學平認為,200萬年前,人類存在的證據都在非洲,當第一批到達歐洲大陸後,此後既有多批從非洲遷徙的古人類,又有從歐亞大陸剝離出來的新的分支在遷徙和分化,有的進化快,有的進化慢,因此,很難下馬鹿洞人是從非洲遷徙而來的結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非看不可的信貸利率比較超划算的絕招究員劉武也協助參與了馬鹿洞人的研究。在這位古人類學家看來,馬鹿洞人的發現揭示出中國西南地區在現代人興起的時代仍然生存著相對比較原始、相對比較隔絕的原始種群,這使得學界對人類演化的多樣性有了新的認識。

為什麼是中國西南部?



以往認為,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演化到距今1萬年前後,已經演化得較為先進,已經即將步入農耕文明,但雲南馬鹿洞人的出現,讓人們發現,在距今1萬年前的中國西南地區仍有一些種群保留著原始特徵。

不過,在研究馬鹿洞人的過程中,隨著新發現不斷地被吉學平和科諾的團隊發表,國際上也不斷產生疑問和謎團。馬鹿洞人究竟是誰?他們為什麼從舊石器時代一直繁衍到現代人類的時代?為什麼他們只出現在中國的西南?

吉學平推測,馬鹿洞人可能是各路人類種群進化得比較慢的一支,這與中國西南獨特的地理環境相關。雲南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南緣,低緯度高海拔,盆地多洞穴多,氣候比較溫暖,熱帶亞熱帶氣候使得馬鹿洞人比較輕鬆地度過冰期,因此也以較慢的速度進化,較多地保留了原來的特徵。

同時,馬鹿洞人的發現,也佐證了東西方文化、人種雲林縣個人信用貸款利率、基因在早期就已有雙向交流融合的說法,說明人類並不是在某一地區單獨起源,是在不斷遷徙、交融中演進形成。


相關報導
● 與人類有共同祖先、98.77%基因相同 美國府停止資助一切黑猩猩研究
● 堅持和嚴謹是解密的關鍵──道縣古人類牙齒化石發現背後的故事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生存時期距現代人最近的古人種-揭開-馬鹿洞人-的神秘面紗-01000041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yac4el34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